现代标志设计的空间思维

Date:2018/9/28 17:33:42

人类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、活动、成就,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利用图形符号作为手段。例如陶工印记、纹样、烙印等,这些符号描绘生动、形象简练,这可能就是人类早期设计的标志了。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标志设计也在跟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,在这发展过程中,标志大都是以平面的形式来表达,直到现在,仍然是以平面形式来表现占主流。

现代标志即是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符号和图形。它是传达信息的载体或人与社会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,有助于树立企业或组织机构的形象。依据构成因素,标志可分为文字标志、图形标志和图文结合标志三种。

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,文化信息在不断地向更加纵深、更加广泛、更加多元方向发展,加上人们的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变,人们再也不满足于标志的平面表现形式。在现代设计过程中,设计师也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空间思维,开始尝试从空间的角度去探索一件平面标志的作品,或者试图用平面的手法来概括多维的世界。

在这里探讨的是视觉空间,而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三维空间。空间决定了人类的所有知识,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于期间和生存的世界,因此人们的审美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有多维空间的作品。在涉及到视觉空间时,会提及到两个概念—空间知觉与空间感。空间知觉是以人类认识外界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。例如物体的形状、大小、远近、深度、方向等都会影响空间知觉。空间知觉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能力。人类在描绘形态的历史进程中,大部分都是在表现对于空间知觉的感受,从原始人的洞穴岩画就可以看出,他们是希望在二维平面上反映对三维立体空间中的各种物象的追求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,以自然科学梳理造型艺术而产生了透视学,也就是焦点透视。从此,它成为了欧洲传统表现空间感的方法。空间感是运用透视原理,根据视觉对象的明暗、色彩的深浅和冷暖差别,表现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,使人在平面的范围内获得立体的、具有深度的空间感觉。

现代标志作品不仅要体现出色的平面视觉效果,更多的是感受其中的一种立体的空灵,一种空间的飞跃感,一种空间的冲击力。我们不应该只是从形式美的角度来思考设计,更需要从多维和空间的立足点去诠释一种标志图形的新意。忽视空间的存在,而一味的追求平面的视觉效果,只会造成作品如空中楼阁般虚幻。标志图形有着极强的象征性和寓意性。象征是为了简单而准确地表示复杂事物的观念,借助有关的物象来表示其意味,它不仅是一种符号,更有其特殊的精神与感情特性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,纯平面的标志图形已不能再演绎更深刻的内涵;只有多维和空间的标志图形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。释放人性、追求时尚、感受空间变幻、享受自然,这已成为现代人一种极其强烈的心理需求,人们开始寻求更多的图形表现形式来满足此需求。比如索尼爱立信的整合所推出的新标志,是一个全新的立体空间形象。其强烈的立体感孕育着生动与活力,流动的形象和“另一个自我”充分体现出新公司的朝气和不断的进取心。这个标志反映的是索尼爱立信的梦想和心灵,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。正是这种全新的立体与流动的形象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要,这也将成为标志和视觉形象设计的一个新的标准。

标志图形的视觉空间的创造,主要依据人类对于空间知觉和空间感的认识而进行。它包含了许多人们在造型活动中的主观的空间概念,复杂而新奇,展现着人类思维的闪光点。比如: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,多彩的、纽动的形象给人于强烈的视觉空间感。这种立体的空间形态,使人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,也充分体现了深圳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包容的宽大胸怀。

形态、色彩、光、载体等都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,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产生空间感。在表现标志图形的视觉空间方面,通常有很多种方式。由二维形态扩展为三维形体,让其具有深度的变化,从而产生空间立体效果,这是最常用的空间表现形式。利用形态大小的变化来表现空间感也是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,我们知道,产生空间感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物体形态的前后距离关系,在视觉范围中,相同的物体形态因距离远近的不同,看起来大小也不同,因此,在平面上由于视觉的关系,使较大的物体形态有向前感,较小的的物体形态有后退感。比如: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点并列在一起,它们体现的是平面感觉,若把其中一点缩小或放大,位置不变,那么它们就产生视觉的空间感,也就产生立体效果,这种利用大小变化形成空间效果的手法相对容易掌握,但物体形态之间大小要有尺度,不然,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就脱离了,反而起不到形式空间感的目的。在平面的载体上,

形态自身的矛盾也可表现出空间感。违反正常空间观念不同形态的组合,便可产生似是而非的矛盾的空间印象,新的形态与观念也随之产生了,这也就是利用视觉差异创造新空间的目的,也是创造具有空间感标志图形的有效方法之一。利用对正常的空间透视方法的认识,凭借一定构形手段,可在同一视觉空间中表现不同空间观念的并存,从而显示出在视觉上矛盾的空间。表现不同空间观念的并存,还可以运用视觉认知状态的交替变化产生。通过线条、明暗以及透叠手法,表现或前或后,或凸或凹的双重视幻觉效果。这类视觉效果以几何化形象最易表现,因为几何化形象的单纯和简化便于视觉状态转化,并产生视觉动态和心理冲击。另外,有意识地将平面与立体、二维与三维进行空间转换、过渡和组合,也可以使同一图形空间中出现不同空间观念的并存。

没有光,这个世界将是黑暗的,有了光,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。光具有影响一切视觉对象外表的种种特性,它既可以增加内容,也可以压缩内容,既能够显现视觉对象的外貌,又能够遮蔽事物的外形,在这若隐若现的过程中,就会产生视觉空间感。光的移动或变化将使形态产生阴影,在光与阴影的强烈对比衬托下,形态就会产生视觉冲击力强的空间感。当一张纸处于平铺的状态,它所体现的是只有二维的平面感;若把纸张弯曲成一定的弧度或卷起来,那它将变成有阴影的同时还可延伸为深度的三维形态。也就是说,面通过旋转、弯曲变形以后,由于同一面的不同部分产生方向上的改变,就会使形象在视觉上产生空间感。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,线与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,改变线的长短、粗细、疏密、曲折等,在画面中也会产生很强烈的空间效果。是色彩把这个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,色彩也能使人产生情感变化,同样,色彩的属性变化也能产生空间感。

色彩有明度、纯度的特性,还有冷暖之感。明度高的颜色有向前感,明度低的颜色有后退感;纯度高的颜色有靠前感,纯度低的颜色有靠后感;冷颜色有远离感,暖色有近在感。这种视觉上的错位就会产生空间感。另外,颜色的渐变过渡也会产生空间感。在种种的空间构成形式中,共用形象是新的空间感受的一种特殊构造方式。物象间利用它们的相似形、互借互生、融入对方的形象结构中,相互成为对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形成两形或多形共用的有机整体。共用形象的产生是空间联想的结果。利用视觉空间上的错觉和形象的巧遇配置,让形象间发生关联、转换,致使现实中原有的空间形象转变为想象的新的空间形象。通过以上种种方法都可以创造出具有空间感的标志图形。

具有多维与空间感的标志图形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想象,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,从而使标志更准确生动的传达信息,增强识别性。在信息爆炸的年代,人们在接受各种信息的过程中,思维已经麻木,传统的平面标志形式不能再激发人们的任何审美情趣了。所以,现代的设计师在从事标志的创造时,应该更多的从多维与空间的方面去思考,创造出能够让人们产生无限暇想的标志图形。只有这样的标志图形才具有生命力,也只有这样的标志图形才是现代信息传播的新趋势。(作者系深圳技师学院应用设计系电脑美工教研室主任、讲师)